慈悲物命,放生改命,能移定数,定数可回

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
作者
2634
文章
1
粉丝
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

浙江省会稽的陶石梁与张芝亭,一齐参访大善寺,看见有一位渔夫捕到数万条鳝鱼。
陶石梁告诉张芝亭:我不忍心这些鳝鱼被烹杀,想买来放生,但我的经济能力不足,希望您能劝导大众捐款,共襄善举,好吗?
张芝亭欣然答应,慷慨捐出一两银子,并且向大众劝募了八两银子,将所有的鳝鱼都买来放生。
到了秋天,陶石梁梦见神明告诉他:「你本来不能考中科举,因为放生的功德很大,所以会考取!
那一年,张芝亭与陶石梁两人果然都同时金榜题名。
宋时张奎,钱塘人,小时候到溪边捕鱼剖之,不小心误伤指头,心中乃悟我伤一指如此痛楚,鱼遭剖割,其痛何如,遂将一篮鱼尽放之,常戒杀放生。后梦一人赠以大鱼,乃生一子,登进士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若人欲求子,或求子秀孙贤者,力行放生,必能遂意。
明朝吴文英平生好劝人放生为善,日久每今人厌烦。朋友讥之曰;‘你劝人为善;究竟善在于别人,又不在于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厌’。后来听雪禅师告之曰:‘我闻经中说一人劝一人,作福两平分’。于是吴文英劝人更加卖力,终其一生,没有灾厄坎坷之忧。大凡前世或少时杀业过重之人,不走痴呆多灾,就走劳碌多苦,所以有些虔诚修道者,虽力加修行,仍遭横事多来忤身,可多放生消罪业,若走无钱放生,亦可劝人放生,所得功德亦走相同。
袁柳庄善于观人相貌,判断吉凶祸福,非常灵验。朝廷某官,携带一幼子来求相命,袁柳庄仔细观察,判断小孩,决定夭折,某官为甚为忧虑。
后来遇见一位道人,对某官说:“大人何必忧虑?世间惟有广作阴德,可以挽回定数,但作阴德的机缘也不易得不如放生,因为放生,随时地皆可去作。”于是某官,便立愿放生。力行数年,又遇道人说:“如此作法,善业不广,尚不足以改造命运。”某官后听后,更尽力救放物命,只要有益于生灵的种种善举,无不捐款推广流通,由此保救物命,不可计数。后来其子,竟然平安无恙,袁柳庄得知,也感到惊奇,因此晚年相命,每劝人行善,得以改造命数。
按:自古以来,由于放生转短命为长寿者,不胜枚举,因为能施于物命,获得生全者,上天必以赐以寿命,这是自然的道理。不仅如此,倘若人能时时以慈心推及物类,自已做到戒杀放生,又广劝他人也能戒杀放生,便能求子得子,求富贵得富贵,推及而说,凡有所求,无不如愿以偿,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说的“吉神佑之,福禄随之。”也如文昌帝君阴骘文所说的“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放生,百分之百能让你发财 戒杀放生

放生,百分之百能让你发财

按:众善之首是放生。本博已经有多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放生能发财、治病和延长寿命以及最终成就(此生成就或临终往生西方净土),本文再次告诉大家,放生能让你发财,这点绝对绝对绝对的真实不虚! 放生得财,毫无疑义...
万行大和尚:丑陋的“放生”其实是“杀生” 戒杀放生

万行大和尚:丑陋的“放生”其实是“杀生”

问:放生究竟有没有意义?问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放生的同时,那边马上就被捞走。佛的定义是“觉悟的人”。如果说成佛的基础是人的话,我们何苦去放那些田螺、泥鳅呢?第二个前提,曾经有一种理论说六道轮回是指人的六...
海涛法师:当你在吃鱼或肉的时候,它还在痛 戒杀放生

海涛法师:当你在吃鱼或肉的时候,它还在痛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杀、吃动物。如果这些动物也会告状的话,人类保证告输,我们无明的人类,却把这个地球,当作是动物的地狱,杀它、烤它、活活吃它。各种的虐待,甚至把这些当作我们的快乐,各位每天...
放生是救命,是一切福报中,最殊胜的 戒杀放生

放生是救命,是一切福报中,最殊胜的

无论是求财、求福还是治病,放生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是佛弟子求解脱,放生时,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如果是俗人求财,可将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事业。如果家有病人,将功德回向给病人。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放生的好...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