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皆有恶因

老学究周懋官,说话一口南方腔,不记得他是哪里的人了。他一直出入于考场上,却长期没什么造就,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名落孙山。平日居无定所,生活困顿。曾来往于周西擎、何华峰家。何华峰本来也姓周,也许周懋官和这两位是本家吧?乾隆初年,我还见过他。

他迂拙拘谨,颇有古时的君子之风。每次应试,他不是因为笔划上的小毛病而被剔出,就是本已初步通过却又因为一两个字而落选。也是考官吹毛求疵,比如题目有个“曰”字,偶然写得稍窄了些,考官便说他误写为“日”而被剔出。写“己”字笔锋偶然再往上出点头,便以误写为“已”字而被剔出。周懋官心中非常忧郁不平。
一天,他到文昌祠焚烧了一份状子,诉说一生没有干过坏事,却横遭压抑遏制。几天之后,他梦见一个朱衣吏把他带到一座殿中。神坐在几案前说道:“你求取功名不顺利,却来埋怨神灵,你心怀怨望,不知因果报应。你前生本是部院的一名官吏,因你性情狡诈善于舞文弄墨,所以这一生罚你当个书呆子,一点儿也不懂人情世故。因为你前世好挑剔别人的文章,明知没错,也要鸡蛋里挑骨头,通过这种方法来捞钱。所以罚你这一辈子老是因为字的笔划而落选。”
神指着籍册给他看,说:“因为‘曰’字把你剔出榜外的考官,前一辈子是福建驻防官音德布的妻子。她是位老节妇。就因为在申报表彰她为节妇的呈文里,把‘音’写作了‘殷’,这是翻译语而且谐声,不是非得有确定的字,你却反复驳退。使得她多次往返来来去去,弄得这位穷困的寡妇最后所得建牌坊的钱,还不够路费。
因‘己’字把你剔出榜外的考官,前一辈子任县令时犯了律令,本来罚他三年零一个月的俸禄,你勒索不成,便将文中的‘三’字改为‘五’,‘一’字改为‘十’。然后又以五年零十个月计,则应是‘另案处理’了。等到辩清楚了,他则因原文错误,已被闲置了一年多。你种下了孽因,这辈子你们又相遇,自然得到报应,你有什么冤可告的呢?
你的其它种种不顺,都有前生的孽因在,不能一一细讲,也不能事先泄露给你。你应当委曲顺受,不要再呼天抢地的告状。你要不信,那么和尚、道士也即将为难你。到时候就完全明白了。”说完,把周懋官赶了出来。他忽然醒了过来,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但就是一点也不明白和尚、道士要为难他是什么意思。当时他正寓居在佛寺中,因此便搬到别处躲避一下。

雍正十三年,他又参加乡试,本来已内定录取他为第十三名举人。在第二场考试中,他的试卷里有关于“僧道拜父母”的答题论述。其中有“长揖君亲”的句子,他用的是傅弈奏章里“不忠不孝,削了头发而只给君亲作揖不拜”的句意。考官认为多余,竟又把他除名刷掉了。
这时他才明白和尚道士也会为难他是什么意思(在答题"僧道拜父母"时被刷掉),也才知道神的话没错,都是真的。这是他在陈谟家当馆师时对陈谟讲述的。后来他不知哪儿去了,也许是坎坷落泊而死了。所以,遇事不要怨天尤人。须知都是有前因的。都是自己造下的。

 
因果规律、命运规律与原则 深信因果

因果规律、命运规律与原则

命是可以改的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命真的是注定的吗? 其实,今天想说的是这些天在准备培训过程中感受到的: 在设计一个佛法体悟式培训活动时,希望引用《了凡四训》中的故事,使大家对命中注定和命自我立有正...
“善恶报应”对人体的影响 深信因果

“善恶报应”对人体的影响

杨 峰 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好些人对此俗语不以为然,说什么那是迷信,世上无鬼神,有啥报应呢?其实不然,善恶必有所报,这是从古至今,人们通过长期对社会的观...
印光大师提倡因果善书对现代人的启示 深信因果

印光大师提倡因果善书对现代人的启示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这是印光大师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印光大师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莲宗祖师,在他一生的弘化中,提倡因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一现象,恰恰是大师观机逗教...
现代因果实录:佛法改变了我 深信因果

现代因果实录:佛法改变了我

这是李居士的真实经历,我们且听她诉说: 我的名字叫李敏慧,虽然才30岁出头,但饱经磨难的生活使我倍感无助与失望,直到遇到了佛法,我的生活才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我母亲生育了10个孩子,因生活困难,老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