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

原文: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至谓小鱼被大鱼所食,即放之长江,亦难免不遭网罟。此种计虑,似乎有理,实则为阻人善念,助人杀业。

参考译文: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感动发起大家戒杀护生的心,实修自己恻隐不忍的念头罢了。世间人多了,心中所想,各有不同,纵然不能够全都被感动,即使只感动一个人,那一个人的一生,就少杀了很多的生命,何况不只一个人呢?至于所说的,小鱼会被大鱼吃掉,就是放到长江,也难免不会遭到网捕杀害。这些考虑,似乎也有道理,实际上是阻止他人的善念,帮助他人的杀生。

——如诚法师译

 
放生的现世功德与后世功德 戒杀放生

放生的现世功德与后世功德

放生的现世功德 佛经中说过:诸佛菩萨、世间神灵都会对戒杀行为感到满意、高兴,并竭力赞扬戒杀之人。 也许有人会想:诸佛菩萨是否会了知我的戒杀之愿呢?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对佛教常识有稍许了解的人,都会轻而...
白鹤报恩救300村民,八百里洞庭见证12年奇缘 戒杀放生

白鹤报恩救300村民,八百里洞庭见证12年奇缘

编者按:一次偶然遭遇的生命奇缘,一只被抢救回来的濒死生灵,一场人鹤之间的12年恩义,一次惊天灾难的突然降临,共同演绎了生命的伟大与灵性的感动。亲爱的网友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在当年的各大媒体上都报...
护生的习惯 戒杀放生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哪里的庙应该修建、哪里的神明应该祭拜、哪里的农田应该改建等事,以免犯种种的杀业。 2、明理的人,不应该说哪一个好人应该长寿却反而短命,哪一个坏人应该...
戒杀放生,积累阴德 戒杀放生

戒杀放生,积累阴德

1、「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2、「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 —、《普贤行愿品》 3、「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短命,财物耗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