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真谛

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要是说为自己,那就是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成佛道,这是为自己。如果真的想了生死、成佛道,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必须放下。放下,要懂得放下的真谛,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决不能错解名词的含义。

你要是错解,「好,我一切都放下,什么事都不干。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统统放下了」。放下是心里面的念头放下,恢復真正的清净心。事随缘,有缘就帮助众生,没有缘,不必攀缘,不要找事。缘成熟了,我们认真努力多多的修布施供养,我们尽心尽力为别人服务、为别人工作,这就是布施供养。外财施,内财也要施。内财,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劳力,为一切众生服务,这都是修布施供养。

佛家讲放下,不是你所想像的,你的事情、工作照做,事情做完之后,心里就不要再想,不要再执着了,执持名号。事情来的时候,名号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好了,事情放下,一心念佛,这个样子佛也念好了,事也办好了。不是说事都不做了,没有这个道理的,那就与佛所说的法相违背了。

没有缘?没有缘不必强求,但是不能没有「愿」,度众生的愿。度众生的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服务众生的愿,帮助众生的愿。我们愿意帮助众生,乐意帮助众生,全心全力帮助众生。众生接不接受?这个世间人多,这个地区众生不接受,那个地区的众生肯接受。成熟的地方,我们先去服务;没成熟的地方,等待成熟我们再来。一定要尽心尽力,福慧双修。

为自己是增长我执,增长悭贪,增长无明,那不是害自己吗?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为众生你才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是为自己,为众生才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为一切众生,六大障碍才真正能够破除;悭贪是障碍,布施能把它破除;恶业是障碍,持戒能断除;瞋恚是障碍,忍辱能破除;懈怠是障碍,精进能破除;散乱是障碍,禅定能破除;愚痴是障碍,般若能破除。佛教给我们六个修学的原则,破除我们六种障碍;六种障碍破除之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妄想执着一放下,给诸位说,无始劫来所有一切业障统统消除。业障就是妄想、执着,就消得干干净净。因此,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换句话说,时时刻刻提起高度的警觉心,觉而不迷。怎样才是真正的觉而不迷?对一切境界绝对不起心动念,绝对不打妄想,不去执着,这个人就是觉而不迷。然后能帮助别人破迷开悟、帮助别人断恶修善,这是大慈大悲,这是自性起用。这样的人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他就成佛了。俗话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就是妄想、执着,只要你放下,立地就成佛。

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清净心,清净心得到就成佛,所以才说「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假如我们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心地不清净,没有用。那就好比什么?念书念得很勤奋,一天到晚都念书,一考试零分,没有用,没有成绩出来。

要晓得,念佛成绩是什么?是清净心,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忧虑、妄想统统念掉。清净心现前了,这叫功德,念佛有功,心地清净是德;烦恼没有了,心地清净,这是德,这叫功德。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其他的是小事,其他的事情随缘,这是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

我们今天讲,建立佛法,弘法利生,广度众生,这都是随缘,要记住,不是我们第一大事,我们随缘随分做,有机会就做,没有机会可以不做;自己了生死、成佛道,第一大事。众生很可怜,我没有能力都度,先一定要成就自己,恢復自己智慧德能,然后倒驾慈航来帮助他们,来得及。这就所谓是「正助双修」,一定要认识清楚。

 
学佛,要把這些障碍放下 学佛修行

学佛,要把這些障碍放下

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念头一转,凡夫就成佛,问题是你能不能转得过来,你是不是真肯放下。这种人叫上上根人,他一下就明白了;上中下三根不行,那慢慢来,慢慢的放。像我们这种根性,佛教给我们先放下执著,...
想戒掉邪婬的人们注意了 学佛修行

想戒掉邪婬的人们注意了

佛在《长阿含经》里说到:“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 据此来说鬼是很多很多的,而且就生活在我们之中,只是我们肉眼凡胎,视而不...
做个诚实的人 学佛修行

做个诚实的人

人不能不诚实,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人问我,修行从哪里修行起?司马光讲得好,司马光是虔诚的佛教徒,「从不妄语始」。他自己真的做了社会大众的榜样,一生不妄语,「事无不可告人言」,你说他的心胸多自在、多舒...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改变命运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问题】 顶礼嘎玛仁波切!佛教总是告诉人,信佛会好起来的,会有帮助的,但不可能事事如意啊,怎么看待这样的冲突呢? 【嘎玛仁波切答】 世上最可怕的是业力,然而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人是很特别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