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自己,清凉自在】

通过放生,不生嗔恨、不生烦恼者,你是大利上根人,值得赞叹!

通过放生,懂得反观自照,证明你已经懂得讲话不能再伤害人家了。

通过放生,我想消除业障积点福报,你已经懂得畏惧因果了。

通过放生,还想要求发财,你可能这阶段已经是迷惑了。

通过放生,不改掉自己的嗔恨心,心里还有嗔恨家人,你这个生就白放了。

夫妇出问题,对方出轨了,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高兴,证明他身体还健康,你就当他是出租车一样出租。

要么你宽恕他,要么你忍受他,要么你离开他,要么放过他,放过别人等于放过自己。要不,你怎么办?

一盘生意看不懂,最好是不要做,即需要做你就得输起,输不起千万别做。

如果,没钱,一,承受贫穷。二,要好好努力挣钱。三,努力后还挣不到钱,先得检查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行为。

学习佛法很好,学佛,是学得更勇敢的承担,更懂得付出,让心变得更有耐性,对家人更好,学佛不是学逃避责任。

如果,家庭经济不是很好,还要借贷款过生活,暂时最好不要到处去财布施,好好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佛就是在当下,有位师父说,没到处去拜佛时还不穷,学了佛以后身上100万,到处去求佛,一年后身上变成存下10万。

将家人和父母供养好,就是最好的学佛。将耐心留给家人不是留给别人,平常多点和家人互动交流,不要对家人冷漠,对别人热情。

我们每个人都有病,只是病的轻重不同而以,身体上有病,应该好好的去看医生,色身和神经糸统需要医生医。

病来崩如山,病去如抽丝,急不得,要反观自照。生病也是消災,要懂得忓悔;心里的病是要用佛法。

要时时发起观照,看看自己的病(习气)严不严重,知道了才能对治。

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

如果,发心要学习佛法,学佛是非常好的,是值得赞叹,就得找个正规道场归于佛、法、僧(三宝)

专一的用心跟师父学上一段时间,选相应的法门学上一年,不要到处乱跑。

如果,你很痛苦,接受不了现实,一,千万不要轻生。二,不要伤害自己,三,找个信任又有佛法的师父去交流一下,多想想比你苦的人还很多。

古德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 ,

灵山只在汝心头 。

人人有个灵山塔 ,

好向灵山塔下修。

求有相佛,不如求无相佛,求人不如求己。

相信自己就是佛,放生不如放过自己的贪嗔痴。

最重要一点,如果,外面开什么禅修、灵修课程要你掏钱,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已经上当了,何以故?展卖虚空不值钱故,最上乘法就是你自己。

学习什么都好,就是要将心灵变的更强大,先除去习气,开启般若智慧去照亮你人生的前程,用智慧去解决困难。

如果,学习学到傻傻的,到处想攀缘,到处想求发财,到处想去开智慧,到处想整合别人,碰上事情又不懂解决。

如果,是这样的,我大胆的告诉你,你已经迷惑了。

你觉的自己生活很苦,要想一想,还有人比你更苦,要懂得珍惜,如果,能将心里头的苦,变般若智慧,这个苦就挣大了。

真理是对照自己的,真理不是去矫正别人。

执着我是学念佛法门或执着我是学禅宗法门,亦是心病。

八大宗派同一佛心,八千法门法法归一,一即不可得,只是众生根器不一,佛是智者觉者,因材施教,对机说法,法无定法,是名佛法。

看到众生皆苦,随笔而发,如果,你有同感;就好好负起任责,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好好挣钱,好好的将家庭和事业经营好。

敬请常念:“南摩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他是宇宙当中最吉祥的语言,世界上没有再比他更尊贵的能量了,入宝山切莫空手而归。

 
悬空:一次放生后的感悟   戒杀放生

悬空:一次放生后的感悟  

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好友的闲聊中,我们聊到了放生,也想到自己经历放生后的一些改变,内心异常的感动,于是心中萌生记录一点心迹的打算。 心灵的律动,很难用笔墨来描述。总的来说,大喜悦甘露般的体验,来源于...
因为放生太多,玉帝命令我保护你 戒杀放生

因为放生太多,玉帝命令我保护你

1.爱护生命 增寿升天 陈元植 在宋代的一个乡里,有位老人,名叫陈元植的。他的生活稍微宽裕一点,就乐意做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善事,就是飞鸟、爬虫这类小小动物,也都得到他的爱护和饲养。所以,每到吃饭的时候,...
南怀瑾:念佛的同时还要多放生修福 戒杀放生

南怀瑾:念佛的同时还要多放生修福

以下内容,为南怀瑾开示: 果报应非常快,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头子坐在一起吃饭,偶然谈笑,也谈真话。想当年五四运动以后,又过了几年,北伐成功了,我们看到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在激进分子鼓动下,全国破除迷信,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