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告诉你如何让子孙金榜题名
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曾把乾隆描述为汉人,由于生父的缘故因而对海宁陈氏荣宠不断,此事真假姑且不论,但陈氏显达却是真有其事。
满清一朝,海宁陈氏堪称海内第一望族,科名之盛,罕有其匹。三百年来,出进士二百余人。更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誉。须知满清不设宰相,而阁老与宰相无异。陈家如此兴旺,其原因我们或许可以从《富室珍言》中的一段记载管中窥豹。
陈氏先祖曾建了一座高楼,每天中午登上高楼,去观望四方,看到乡里有不点火的人,就派人送去粮食。遇到瘟疫时,就施粥、施棺、置义冢。一生好善不倦。
先人能如此积德,后代金榜题名富贵不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原文:
海寗陈氏先人,富而好施,尝建高楼,每午刻登楼四望,见里党有不举火者,使人以栗周之。遇疫时,开局施药、施棺、置义冢,地数百亩,一生乐善不倦。晚年遇异人指以葬地,科甲鹄起,累代中堂,至今为望族。——《富室珍言》
再看第二个例子,德清第一的书香门第蔡家,在满清时,科第大兴,诞生蔡启僔、蔡升元、蔡以台一门三状元的奇迹,让人艳羡的同时,也让人好奇,这一家究竟做了什么,能如此兴旺?
据史料记载,蔡启僔40多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夫人私自攒了三十两银子,为他买妾,归房后,妾哭泣不停,蔡公感到奇怪,询问原因。
妾开始不说,坚持追问下才说:“我有夫,因为欠官府的银子,卖尽家产也不能还上,所以才来了这里。”
蔡公连夜去了她家,对她丈夫说:“这不难,我为你解决此事,但是我今晚上不能回家了,如果回到去就说不清楚了。”
于是就睡在她丈夫的家里。次日早晨,营兵来到,蔡公说请他们把借据拿出来,他来还钱。
营兵也很感动,于是交券还金。蔡公让人抬轿把他的妻子接回,又赠送了三十银子让他们生活,然后回家。
从这以后,夫人生子,蔡公登第,家族兴旺。这大概就是不顾自己损失也要全人骨肉的回报吧。
还有一个故事,崇祯庚午年(1630年),邹兑金前往南京参加乡试,乘船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停泊的时候,水面上突然刮起大风,行船大多倾覆,多人落水。
邹兑金马上打开自己随身的箱子,指着里面的银两对众人说:“救上一个人的,可得十两银子。”
于是岸上的人纷纷下水营救落水者,而落水者最终也全部获救。
邹兑金爽快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但行囊中的银子也差不多分光了。
此次乡试,邹兑金顺利中举。
其子邹忠倚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殿试中一举夺魁,得中状元。
他的儿子显吉、卿森皆工书画,孙子邹一桂在雍正年间中丁未科二甲第一名进士,玄孙奕孝为乾隆丁丑科一甲探花。
祖先积德,福及子孙,果不虚也。
吾乡邹于度忠倚,前身相传为金山寺老僧。明末有新状元舟过金山者,观者咸叹羡之,老僧曰:“状元亦人为之耳,有何难哉!”崇祯庚午科,于度之父名兑金者,挟重赀赴金陵乡试,泊舟京口,忽起大风,行舟多覆。邹君启其箧,指谓人曰:“吾财不吝,有救得一人者予十金。”于是人争赴救,溺者皆活,而金亦尽矣。老僧于山上见之,曰:“此人有德,吾可去矣。”遂入定坐化。是科邹君中式归,见老僧入室,而于度生。本朝顺治九年壬辰,于度果状元及第。
钱泳《履园丛话》
原文
蔡昆阳【蔡启僔,号昆旸】,德清人,康熙庚戍科状元也。顺治甲午乡荐时,年巳四旬,尚无子,夫人私蓄三十金,为之买妾,奏既归房,垂泣不止,公怪问故,妾初讳言,叩之切,乃曰『妾本有夫,因负营债,罄所有不足偿,故至此』公乘夜急往其夫家,语之曰『是不难,我为尔消释此事,然我今晚势不可归,归则心迹不明』因卧其夫家。明晨,营卒至,公曰『汝辈违法,今不汝较,缴券即付汝金』卒亦惶邃感动,交券受金。公乃命轿舁妇还其夫,卽以三十金为赠,然后归。嗣此夫人遂举子,公亦登第。此全人骨肉之报,意甚周密而报甚显大,孰谓功名富贵,有一不从阴德中来者哉。
《道德丛书:富室珍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