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婬心不断,必堕魔类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楞严经》


底下一段,佛给我们说明,你修行要是不断婬念,不但不能出三界,必堕魔类——妖魔鬼怪。

  这一段经文是: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

  “智”从哪里得来的呢?   

  不断婬念当然决定不是真实的智慧。

  我们晓得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那是般若智慧。此地所讲的智慧,就是佛法中常说的“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他有。“禅定现前”,这个禅定是世间禅定,如果修学得非常的如法,那就是经上所讲的“四禅八定”,这一种禅定现前的时候,我们一般世间人要是看到了,也会非常赞叹。譬如他一入定,能够十天、半个月不出定;甚至于定功更深的,一入定可以二、三个月才出定,我们看到这种人,必然是五体投地,佩服得不得了!

这真有工夫,这是得禅定的。

  得禅定能不能出三界呢?

  不见得。

  假如他有这个工夫,又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决定成功,决定得生。如果他不求往生净土,将来一定往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不能出三界。
如果他这个婬念不断的话,他就堕到魔道去,那就非常非常可惜了。

  “魔”的特征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认识他?

  前面跟诸位报告过,魔不要怕,要紧的是你要认识他。你认识他,就不受他的害,他也障碍不了你。你要不认识他,你就上当了,你受他的害,他会障碍你。
“魔”的特征就是“婬心不断”。这就是魔,这决定不是佛,纵然打着佛的招牌,他的婬念、婬行不断,我们就知道这是魔王出现了。

  上品魔王。

  “上品”是定功深的。魔他也有定功,也有智慧,甚至于讲经说法也头头是道,或许也有些神通(有定就有神通)。神通根据《楞严经》上所讲的二种来源,一种是从禅定里面生的,另外一种是魔附身。后一种神通不是这个人的,是魔附在他的身,于是乎这个人就有神通了,魔要是离开了,他这个通的能力完全失掉了。“佛、菩萨决定不以神通做佛事”,换句话说,不用这个方法来接引大众。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一些妖魔鬼怪,在我们现今这个社会里面,《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所谓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个时代,这些人很多很多,如果我们不认识他,学佛要是跟他学,则不会成就的;到最后纵然你学得很好,也变成了魔王、魔民、魔女,那就太可惜了!他们自己称说,他是成佛了,是成菩萨了,或者说他是佛菩萨再来的,但他的教诫当中,决定不禁止婬欲的念头,甚至于还赞叹,那麻烦就更大了。

 
不说谎的公案 学佛修行

不说谎的公案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大陆的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圣寺,看到很多人要受五戒,他说,哎哟,受五戒恐怕不错噢,那么多人来受五戒。他也跑进去受...
福报越修越少,原因竟是这个 学佛修行

福报越修越少,原因竟是这个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救生、做义工等等。 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
功德如何能保持不退失? 学佛修行

功德如何能保持不退失?

我们也常在经论里面看到,功德不容易保持,福德容易保持。你修福决定有福报,无论你在哪一道里面都享福;你修的有福报,你在人间享福,你堕畜生道在畜生道享福,你堕饿鬼道在饿鬼道享福,只有地狱道里头没有福报。可...
从贫穷到小康:学佛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学佛修行

从贫穷到小康:学佛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文/北京定虑 2007年以前,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文化,没有学历,更没有福报,在如今这个物质社会想生存都很艰难。当时刚刚16岁的我,为了生活不得已打拼着、忙碌着,伴随着艰辛、痛苦、压力和烦恼,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