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里有句话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意思是暗中多做有德于人的善事,就会在有生之年得到回报。北魏高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历经劫难,化险为夷,以近百岁高龄辞世,享年九十八岁。
高允,渤海郡人,最初为功曹小吏,直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才任职邺郡的从事中郎,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一岁,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式的人物。
这一年,适逢春季,各州县监狱囚满为患,高允和中郎吕熙等人分别到各州县“共评狱事”,吕熙等人借机索贿受贿,中饱私囊,唯有高允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国法,无形中保护了渤海郡的一些普通百姓。
第二年,高允以“清平之名”受到朝廷的提拔,升任中书侍郎。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秋九月,北魏乐平王拓跋丕攻取秦、陇等地的城池,有部将提出一个生孩子没屁眼的建议——就是诛杀当地豪帅守将,避免大军过后这些人再聚众生乱,同时烧杀抢掠秦、陇等地,以此犒赏将士。
拓跋丕居然同意了这个建议,眼看秦、陇之地就要遭遇一场浩劫,高允坚决地站出来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些将领的建议有伤秦、陇之地百姓的“向化之心”,倘若大军烧杀抢掠离开后,当地民众“为乱必速”,拓跋丕恍然大悟,停止了这个伤天害理的计划,下令大军抚慰归附者,同时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数十名守将保住了性命,数以万计的百姓免于战乱袭扰。
反对杀戮抢掠的同时,高允还为民生忧虑。北魏政府把国内的良田占为国家所有,百姓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耕种,遇到灾荒之年,百姓就会吃不上饭,高允一直对此忧心忡忡。
元嘉十六年(439年)十二月,皇帝与高允谈论政务,就问高允:“为政的首要之务是什么?”高允终于找到为民请愿的时机:“臣少贱,唯知农事。若国家广田积谷,公私有备,则饥馑不足忧矣。”建议太武帝拓跋焘将封禁的良田分给百姓,如此对于国于民都十分有利。拓跋焘接受了这个建议,解除了封禁,百姓获得了良田。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四月,负责编修北魏国史的大臣崔浩、高允等数十人因犯了“暴扬国恶”的重罪,依照北魏法律,应当处以斩首的惩处。拓跋焘原本要大开杀戒:“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高允临危不惧,还主动承担罪责,为其他人开脱。
拓跋焘大为感动,高允等多人被赦免,只有崔浩等几个人被判处死刑。拓跋焘事后对大臣说:“若不是高允挺身而出,还要有数千人被株连致死。”
《魏书·高允传》:“吾在中书时,有阴德,济救民命。若阳报不差,吾寿应享百年矣!!”
太武帝死后,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对高允十分信任,提拔他升任中书令,称他为“令公”。此后高允又历事献文帝、孝文帝两朝。八十九岁那年告老还乡,永明五年(487年)正月,高允“夜中卒,家人莫觉”在家人不知不觉中无疾而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