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因法师: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而有些人却毫无作用,根本没有善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是一般公认的现象,并没有错。问题乃是在一个人所做所为是不是真正的善,或真正的恶,必须分辨清楚,才能正确的定论。

例如一个法官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毫不接受罪嫌家属的关说,做事绝不徇私。又如一位老师在监考时非常严厉,一发现违规即照章处罚,这种‘恶’便不是真正的‘恶’。

反之一位法官如果对任何人都很随和,对罪犯的判决和处罚也非常具有‘人情味’,处处予以通融,则这种‘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善’。因此这些人将来的果报也就常常不符合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

此外,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相较,简直还不成比例,这时自然就会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正如一个曾经贪渎或倒会几百万元,后来捐了几千元或几万元作善事,便想获得善报是一样不切实际,因此必须长远布施行善,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佛家曾云:‘为善必昌,为善如不昌,其身或祖上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必殃,为恶如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昌,昌尽乃殃。’一个人为善为恶之后,有时未能立即获得应有的报应,其理由也在此。

(2)所作的善事可能并非真正的‘善’。所谓‘善’应该是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为解救别人的不幸或痛苦才不顾一切的施予援手,完全不考虑作此事后,将有何种的‘回报’,或对自己将有何种的‘好处’。

如果在布施时,一再考虑‘自身的好处’,甚至只是存心沽名钓誉,那么基于这种‘自私’的动机,则布施的意义就不一样,将来的‘果报’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行善时最好不要心存回报。这种不求善报的布施,事实上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功德’,以及更多的善报。

(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林’善恶两者互相抵销,结果也就毫无功德可言。

正如一个人,经常在银行存款,然而一方面却也不断开付支票,结果到月底结算,银行存款所剩无几,甚至有时还会透支的现象一样。因此为人不仅要尽量行善积德,而且平时更要注意修持或严守戒律(不杀盗婬妄酒等等)以免造成恶业抵销善行,正如一个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外,还要注意减少无谓的支出,这样才能增进财富,道理完全一样。

因此修福与修慧两者都很重要,应该同时并重,不可偏废才是。

 
  • 消除业障
  • 行善积德
  • 布施
  • 积累功德
从佛法看首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舍与得 学佛修行

从佛法看首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舍与得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花钱全过程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比尔•盖茨以其名下的净资产466亿美元,仍排名世界富翁的首位。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
德文法师:念佛消业障 出家获新生 消除业障

德文法师:念佛消业障 出家获新生

来源:《净土》杂志 释德文 述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见过爷爷,据奶奶说,爷爷生前从事传统手工印刷刻板工作,为寺庙印一些佛教经典、善书等。五十多岁时,患肺病咳血,在父亲十一...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方有大验 行善积德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方有大验

确信因果,净舍无疑,福应有自 寄梦续录一书中记载: 湖州有位孙邵先生,与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先生感情很好。袁先生曾经将【感应篇】、【功过格】等劝善的书相赠。孙邵先生因而日日以善行自勉,可以说做到兢兢...
子母重病穷困潦倒 念佛行善命运奇转 行善积德

子母重病穷困潦倒 念佛行善命运奇转

 内脏烂了几个洞,现在补好了! ——命运神奇扭转,念佛人自述! 各位朋友,大家好!上次有一位佛友求助,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不知如何是好,我于是将自己以及母亲重病得愈的经过,粗略的写了下来作为回复,并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