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善的念头,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
管理员
2782
文章
2
粉丝
学佛修行1 2阅读模式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

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的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

起什么念头就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

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例如,心胸狭隘又容易激动的人,觉得自己受辱时,立刻勃然大怒,只想着报复对方,整个身体里的血液发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眼神不友好、脸红脖子粗;

如果是伶牙俐齿的,此时更是话语如刀,毫不留情,句句戳中对方的伤处、痛处、难堪处,以泄自己心头之恨。终于赢了,身体才开始松弛下来,脸上显出得意和快活的表情。

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让对方失望、怨恨、伤心、难过,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旁观者也看的心里发凉,觉得这种人没什么意思,不愿与他做朋友。

不好的名声辗转传播,结果所到之处,知情者都小心堤防,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生活、事业的幸福越来越少。

有研究表明,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最糟糕的“产品”是记忆。

事实上,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记忆。按佛教的观点,人每重复一次同样的行为,记忆的痕迹就加深一次;重复的越多,痕迹越深刻,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

例如说话、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人,一件大家都认为平常的小事,却可能让他大发雷霆。随着愤怒、仇恨念头的增强,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然也越来越不好,越来越让他难受,这是恶性循环。佛教所说的“轮回”,实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光明、善良、正面的念头会制造出快乐、安全、舒服的“产品”。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吃饭时感谢、赞叹父母的付出,就可以让自己和父母的心情都快乐,消化系统对事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一天之中,我们产生的念头不计其数,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如焦虑、猜疑、抱怨、批评、指责、嫉妒等。

还有的时候,我们根本想不起自己起了哪些念头,因为心不专注,东想西想。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杂乱,心态忧喜不定,身体健康状态不稳定,人际关系时好时坏,顺境逆境无法把握。

只有让善念持久、稳定、有力,才能拥有稳定的幸福与快乐。

 
如何借假修真? 学佛修行

如何借假修真?

世出世间法统统不要,你心清净。为什么出世间法也不要?佛法因缘生,佛法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借假修真,所以对佛法也没有留恋。你执着佛法,错了。佛是叫你破分别、破执着,不是叫你分别、执着换对象。你那个不懂...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改变命运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问题】 顶礼嘎玛仁波切!佛教总是告诉人,信佛会好起来的,会有帮助的,但不可能事事如意啊,怎么看待这样的冲突呢? 【嘎玛仁波切答】 世上最可怕的是业力,然而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人是很特别的...
信、解、行、证,缺一不可 学佛修行

信、解、行、证,缺一不可

读经、诵经、研究经教,你在上课,你在学习。学了之后要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你要能用得上。不能说所学非所用,那你就错了。学了之后要能用得上,那才是真正的受用,你真正的得到。你学了不能够受用,你没有得到。谚...
没有福报,修行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 学佛修行

没有福报,修行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不了,更重要的是,障碍很多。很多人没有学佛,一切都好,学佛后,障碍就很多,这就是福报小的缘故。所以,我们讲,皈依佛,两足尊,什么具足呢,就是福报和智慧...
    • 清净心
      清净心 5

      谢谢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