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善的念头,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

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的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

起什么念头就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

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例如,心胸狭隘又容易激动的人,觉得自己受辱时,立刻勃然大怒,只想着报复对方,整个身体里的血液发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眼神不友好、脸红脖子粗;

如果是伶牙俐齿的,此时更是话语如刀,毫不留情,句句戳中对方的伤处、痛处、难堪处,以泄自己心头之恨。终于赢了,身体才开始松弛下来,脸上显出得意和快活的表情。

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让对方失望、怨恨、伤心、难过,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旁观者也看的心里发凉,觉得这种人没什么意思,不愿与他做朋友。

不好的名声辗转传播,结果所到之处,知情者都小心堤防,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生活、事业的幸福越来越少。

有研究表明,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最糟糕的“产品”是记忆。

事实上,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记忆。按佛教的观点,人每重复一次同样的行为,记忆的痕迹就加深一次;重复的越多,痕迹越深刻,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

例如说话、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人,一件大家都认为平常的小事,却可能让他大发雷霆。随着愤怒、仇恨念头的增强,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然也越来越不好,越来越让他难受,这是恶性循环。佛教所说的“轮回”,实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光明、善良、正面的念头会制造出快乐、安全、舒服的“产品”。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吃饭时感谢、赞叹父母的付出,就可以让自己和父母的心情都快乐,消化系统对事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一天之中,我们产生的念头不计其数,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如焦虑、猜疑、抱怨、批评、指责、嫉妒等。

还有的时候,我们根本想不起自己起了哪些念头,因为心不专注,东想西想。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杂乱,心态忧喜不定,身体健康状态不稳定,人际关系时好时坏,顺境逆境无法把握。

只有让善念持久、稳定、有力,才能拥有稳定的幸福与快乐。

 
想得观音菩萨帮助,你一定要多做这件事! 学佛修行

想得观音菩萨帮助,你一定要多做这件事!

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它的意义在哪。 由于我们众生怎么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问谁去呢。 这个世界肯定是魔难重重啊,所以佛告诉...
老和尚:佛法并不是谈玄说妙 学佛修行

老和尚:佛法并不是谈玄说妙

佛法并不是高谈阔论、谈玄说妙;更不是妄言祸福、占卜吉凶等流。世界上能未卜先知的人不知多少,这是跑江湖的技俩,好讲神通,妖言惑众,都是在卖膏药。 这些人的确能知过去未来,譬如他对你说:“我知道明天会有什...
截断生死轮回之路,超脱凡尘 学佛修行

截断生死轮回之路,超脱凡尘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截断十二因缘这样环环相扣的循环、对治烦恼、灭除苦果、证悟本具的佛性,该从哪里下手? 从根源之“无明”上下手。无明灭,就变成光明、无量光、般若智慧,就不...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改变命运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问题】 顶礼嘎玛仁波切!佛教总是告诉人,信佛会好起来的,会有帮助的,但不可能事事如意啊,怎么看待这样的冲突呢? 【嘎玛仁波切答】 世上最可怕的是业力,然而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人是很特别的...
    • 清净心
      清净心 5

      谢谢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