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和合:到底是谁让你动了婬心?

纵观当今,对于婬欲,大体可分为两种观点:
一种是持积极肯定态度。这种观点比较普遍,认为“食色,性也”,婬欲就是人的本性,“男人不色狼,发育不正常”;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动机,历史的车轮靠的就是伙伴们的欲望在推动;并且认为情欲是值得用诗歌去赞颂的,流行歌99.9%都是在谈情说爱,有人甚至认为“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爽的事就是这个”,“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另一种观点,则是持消极否定态度。学过传统儒家文化的人,会注重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提倡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道教行人会从养生修道的角度,强调节欲保身、炼精化气,排斥纵欲,如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学佛者则会透析贪欲的本质,了解“众苦所因,贪爱为本”,并且通过不净观等方式来对治自己的婬欲。
把上述观点罗列出来,暂时先不着急去支持或否定一方,相信我们贵为人类,都是有理智的,有着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只要不固守己见,都是愿意接受客观真理的。
我们知道,《金刚经》中有句名言,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谓有为法,说白了,就是我们凡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接触到的色身香味触法六尘为主的一切对境,都算有为法。有为法的特性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最重要的,一切有为法离不开因缘和合的“宿命”。婬欲,当然也算有为法。所以可以这么说,一切婬欲,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充满了无常、苦、空、无我,宛如梦幻泡影一般,毫无实质!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论断。在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当今社会,它是否是颠簸不破的真理,还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番:
一、婬欲,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开聊之前,首先解释下啥叫“因缘和合”。所谓“因缘和合”,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性发现,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知道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因和缘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如《造塔功德经》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打个比方,农民春天播下的种子,是内因,土壤、阳光、雨露、肥料、农夫日夜辛勤的耕耘则是外缘,只有种子一个因,或者只有阳光雨露等外缘,都不可能在秋天收获稻谷,由此可见,稻谷就是因缘和合作用的产物。其他一切有为法,都可以以此类推。
或许大家都好奇一个问题:既然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请告诉我,婬欲心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大德开示,一个欲念的产生离不开三个要素:
第一,习气种子。如《大乘阿毘达摩契经》言:“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储藏我们过去造过的各种善恶、无记业。其中,就收藏了我们无始以来的许多婬欲习气,哪怕看到一位美女,起一个刹那贪念,都会在阿赖耶识上留下痕迹,如果没有通过忏悔等方式去对治,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种子埋着,何时开花结果就看因缘何时成熟。正如《解深密经》说的“阿赖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这种习气特别细微,我们凡夫往往难以察觉,却无形之中在左右着我们,让我们随业流转、身不由己。
第二、乐意对境。就是让你生起贪心的对境。这种引发贪欲的对境,可以是一位性感的女郎、也可以是这位女郎的照片、影像、声音、体味、触觉、甚至是衣服等用过的物品。假如缺乏对境这个外缘,虽然自己有婬欲习气,但也不会生起强烈的贪欲。比如自己深夜在房间里,紧张投入地复习功课,这时内心专注于学习的内容,婬欲是不明显的,但是突然隔壁房间传出了女人的声音,这时你就不淡定了,很可能马上会欲火焚身、坐立不安,这就是对境现前的作用。
第三、非理作意。婬欲之所以会产生,除了自己内在的习气,和外在的对境,还离不开一个因素:就是自己当时的起心动念!比如,接着上面那个例子,隔壁的女人声音撕破寂静的夜空,传到你的耳根,这时你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判断:这是隔壁男女在搞事情啊!然后就进一步联想:那个女的上午我还见到过,穿着蓝色超短裙加粉色吊带悲心,身材那叫一个火辣呀!然后就进而想到:她的男友太。。。羡煞我也!等等各种妄念波涛汹涌地出现······这些念头,就是一种非理作意。而这种非理作意,助长了自己的婬欲,让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潭,无法自拔。相反,如果能够做到如理作意,就会压制自己的婬欲心。比如当女人声传来时,自己马上提起正知正念,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声音而已,而不同声音之间,比如跟杀猪惨叫声相比,解构每个瞬间的音符,只不过是声波震动频率的不同而已,并无特别之处。如果仔细去寻找,声音本身当中完全找不出引发贪欲的成份,唯一只不过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通过理智的分析,就能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被婬欲牵着鼻子走。
综上可见,一念婬欲心,至少是三个因缘和合而产生,缺一不可。
二、婬欲,离不开无常
《大智度论》言:“因缘生故无常”。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都离不开无常的特质。因为一切有为法,只有在因和缘二者聚合的时候,才会产生;而一旦支撑事物存在的因缘消失,那么事物本身也会随之消亡。如《杂阿含经》提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此,婬欲也不例外,它需要观待上述三个因缘而存在,三个因缘聚合,婬欲心就出现;三个因缘缺失,婬欲心就消失。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我们并非一直处在婬欲状态,比如在专注工作、学习或者剧烈运动、犯困沉睡的时候,婬欲并未占据自己的心灵。而当婬欲升起来的时候,虽然会在某个阶段主宰自己,但是也会随着因缘的改变而消失无踪。历史记载古代有个公案,一名男子带着强烈的欲心,深夜尾随一个妙龄女子,妄图寻机调戏,结果追到墓地,那个女子突然转身变为厉鬼,那个男子的欲火顿时降到冰点,转变为巨大的恐惧而尖叫逃命。这就是婬欲,带有无常的特性。
三、婬欲,是一种苦
世间人在谈到婬欲时,往往会露出一丝“荡荡”的微笑,内心特别渴望那种销魂的快乐。但是,很遗憾,本着对真理的尊重,必须理智的告诉你:因为婬欲是因缘和合而生,而因缘和合的东西是无常的,而无常,就是一种不自主、不自在,而不自在,便是一种苦。如《大智度论》言:“属因缘故不自在”,“无常故苦”。
佛教提到的“苦”,包括苦苦、坏苦、行苦三种。所谓的苦苦,就是当下身心感知苦受,比如生病、生烦恼等等,这个妇孺皆知是苦,不言自明。婬乐不属于苦苦,因为在婬乐的当下,大家都感到乐,不觉得苦。但是,婬乐属于“坏苦”与“行苦”。
婬乐是一种坏苦,即变异苦。婬欲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因为无常的缘故,当你没有得到、或者已经失去它时,你会感到痛苦!你越是贪著于它,就越患得患失;你越是患得患失,身心就越加受系缚,不得自在。正如吸毒者,若得不到满足,会生不如死,严重的会自虐、自残、自杀。婬乐也一样,不过是暂时的不苦而已。所以,有人问一位大德:你们修行人真的不贪欲乐吗?大德妙答:挠痒痒虽然很舒服,但是不痒岂不是更好嘛?!的确,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婬乐中度过,一来身体吃不消,二来婬乐逃不开无常法,转瞬即逝,当下虽然快乐,但是之后有很多苦受等着你去买单,况且生命不断流逝,“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婬乐也是一种行苦。婬欲交欢的触受,并非恒时存在,它只是刹那不住、不断迁流的有漏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乐受全都是泡沫!如果我们对这些梦幻泡影般的感觉产生执著,必将系缚于轮回,难有出期。
四、到底,是谁让你动了婬心?
实际上,我们在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时候,等于在承认:一切有为法,都是没有自性的。所谓的因缘和合,就是要观待其他因素而成立,如果离开其他因缘,仅凭自己本身根本无法存在,也就是自己本身没有不观待他缘而独立存在的特性。如《十二门论》言:“众缘所生者,是即无自性”,《过去现在因果经》提到:“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华严经》也说:“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比如,一棵树,如果离开最初的种子以及土壤、阳光、雨露等因缘,它就无法独自存在。最明显的,如果连根拔起,让它离开土壤这一外缘,相信过不了几天,它就会枯萎死亡。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欲念,都要观待因缘才能产生,所以每个婬欲本身,找不到丝毫独立的自性。这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婬欲不是我们的本性。世间人“食色,性也”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说欲念是我们的本性。“本性”这个词,它包含两层意思:本来拥有,和不观待他缘而存在。所以,当我们说婬欲是人的本性时,就等于承认:婬欲是我们与生俱来、从生到死都恒时拥有的特性,而且这种婬欲不需要观待自身意外的其他因素,就独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果真如此吗?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婬欲是一种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如果它不观待他缘而生,那么无论是否遇见乐意对境、是否起心动念,我们自己应该从生到死都一直在生起欲念,而且这种欲念不应该随着外在因素的改变(如少女变厉鬼)而改变,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第二、没有一个我在生起婬欲。因为婬欲是因缘和合而生,而不是由我自主所生,所以当婬欲出现的时候,会引生出一个问题:到底是谁,让我动了婬心?是我自己吗?如果已经有一个我在生起婬欲,那还需要观待其他因缘干什么,就像儿子如果只需要妈妈就能生出来,那还需要爸爸干什么?但婬欲明明是观待因缘而生的,并非一因所生。另外,如果说婬欲是我所生,能生与所生应该是互为观待存在,那是不是说婬欲出现的时候,我就存在,婬欲消失的时候,我就消失?而且,既然婬欲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那是不是我本身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正如《圆觉经》所言:“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和合为相,实同幻化”,毗舍浮佛也有个偈颂:“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如果我的身心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那也就不存在有一个独立实有的我,在生起婬欲。
所以,当婬欲生起的时候,我们不要害怕,要深信:这个婬欲,乃因缘所生,没有一个实有的我在为这个婬欲的业买单,正如《观普贤行法经》言:“我心自空,罪福无主”。当然,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好,但作为初学者,如果认识不到,修行境界还不够,就还是好好忏悔,努力断恶行善。如《永嘉证道歌》所说:“了即业障本来空,不了应须还宿债”。
第三、婬欲,一场心梦而已。我们在生起婬欲心的当下,往往感觉特别真实,然后就会起各种善恶执着,恶执着就是要通过各种邪婬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求;善执着就是要通过各种对治方法来降服自己的欲念。当然,现在我们还是特别需要这种对善的执着。但这里也有必要了解,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执着,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很真实。比如,我们看电视剧,一些人就很容易被带进去,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欢喜忧愁,但有些人则比较理智,知道那是演戏,不是真的,所以就比较冷静,不至于让电视剧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同理,我们应该了解,每个欲念生起的当下,烦恼似乎很粗大,就像一场暴雨,下起来的时候很猛烈,但过后却消失无踪。或者就像做梦,虽然梦中会有苦乐等各种感受,但是一觉醒来,发现梦中各种遭遇根本就不存在,并且不是醒来才不存在,而是在做梦当下就不存在。如《七十空性论》言:“梦境生苦乐,彼境亦非有,如是缘起法,所依缘亦无”。我们在现实生活依靠各种因缘生起的每个婬欲念头,实际跟做梦一样,毕竟无所有。当然,说婬欲是一场梦,并非是要给纵欲找借口,毕竟种啥得啥,因缘规律,丝毫不乱,在彻底醒悟之前,在梦中种恶因,也会感召非常真实的恶梦。这里主要是让我们体悟到:婬欲虽然看起来来势汹汹、难以战胜,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学修空性的道理,了知万法实相,认识心的本来面目,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体证六祖所言的“烦恼即菩提”的甚深境界。愿吉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浅论邪婬的危害与对策 邪婬危害

浅论邪婬的危害与对策

现代社会大众最容易犯的就是邪婬,邪婬对人生运气有极大的损害作用,导致人生命运坎坷不幸,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邪婬的严重危害,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戒邪婬这个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上篇:邪婬之害 什么是邪...
贪婬好色的真相:用十二个比喻告诉你! 邪婬危害

贪婬好色的真相:用十二个比喻告诉你!

婬为万恶首,贪色必致祸,此诚不虚言!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的过患。具体分美色、贪婬好色、贪婬好色的危害三个方面的比喻。 第一类:美色的比喻 比喻1:...
邪婬对家运的影响 邪婬危害

邪婬对家运的影响

也许有的人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会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手_婬邪婬只是自己的问题,怎么就扯到家运了,也许他们认为这真是种迷信甚至认为这真是不可理喻不可饶恕的。其实不然,手_婬邪婬对家运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有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