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惜字的必要性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

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

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因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

后世凡科甲联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世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拭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

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毛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

 
学佛修行 绮语无益 学佛修行

学佛修行 绮语无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 是为三。” 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座水族馆里,曾经作过一个趣...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 学佛修行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

我们每一个人,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但从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海水干竭,...
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心 学佛修行

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心

在现实环境当中,有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甚至陷害我们,我们要能忍受,决定不可以有报复的念头。为什么?如果有报复的念头,将来的果报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报复的时候往往报复过头,过头怎么样?过头又结上新...
十二因缘 学佛修行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