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顶级的智慧,是做个又稳又笨的人

曾国藩的一生基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稳,一个是笨。

稳,是一种态度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里写: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

曾国藩做事求稳,说话写奏章也一样,宁可少说一句,也绝不乱说一句,字字斟酌,万分谨慎。

稳,是一种态度。

很多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差错。

归根结底,是态度不够认真。

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事业自然也毫无进展。

踏实稳重的人,做事认真,更靠谱。

他们更值得别人信任,获得更多的机会,进步自然也就更快。

李大钊说: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稳,是一种能力

曾国藩刚出山的时候,一点也不稳。

长沙练兵,因为太过激进,他把当地官场翻了一个底朝天。

结果被军队围在府邸,吓得仓皇逃走。他发下大愿,一定要报此羞辱之仇。

可是他第二次出山的时候,却一个个拜会同僚,修复关系。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一鸣惊人,却总是忘了,万事自有规律,要懂得循序渐进。

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步步前进,稳住营盘,才是做事的办法。

这是一种在历练中懂得的智慧,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能稳得住,不冒进,不轻浮,稳扎稳打,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稳,是一种格局

一个人若是能稳得住,更多的是因为他看得更远。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采用铁桶围城的战术,每到一处,必然深挖战壕,围困敌人。

因为战术单调,他被传为蟒蛇转世,部下被讥笑为工程队。

太平天国的军队,劫掠如风,他却总是按兵不动。

左宗棠心急如焚,经常骂他贻误战机,他却令行禁止,禁止部下浪战。

他当然心疼黎民百姓,可是他更知道,太平天国不得人心,早晚覆灭。

自己只要稳住,不给敌人机会,就能平定叛乱,还天下一个太平。

左宗棠看的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曾国藩看的却是国家的兴衰气象。

所以,站得更高的人,看得更远,不会被眼前的得失动摇自己的判断,心态也更加稳定。

笨,是一种智慧

曾国藩说:“天道忌巧”。

做事做人不要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绝对走不长远。

古语说:“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捷径虽好走,但要以未来作为代价。

你付出多少汗水,才能赢得多少收获。

曾国藩年少读书,走通科举之路,靠的就是下笨功夫死磕。

他天资并不聪颖,对于书上的很多内容他都比别的孩子记得慢,但他偏偏要一条道走到黑,背不过这一段就不开始下一段,看不完这本书就不拿起另一本。

正是凭借着这股笨劲,他才能将基础打扎实。

正是年少功夫下得深,底子打得牢,才没有在繁琐的公务中捉襟见肘,左支右绌,甚至创下了一年连升九级的官场奇迹。

笨,是一种智慧,做事不走捷径,不耍心机,那么你才能收获你要的东西。

笨,是一种厚道

曾国藩为官期间人缘极好,靠的就是这个“笨”字。

他在谈及修身之法时谈到一条“利可共而不可独”。

他为部下请功,要官,从来不含糊。

只要你做出了成绩,他绝不吝惜赏赐。

他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全国十几个封疆大吏,几乎都受过他的举荐。

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都是他不计成本,大力培养出来的。

这样的领导,没有人不喜欢,大家也愿意为他做事。

相反有的人很“聪明”,属下的封赏大部分进了自己的腰包,功劳也都包揽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人,基本没有人会跟随,也不会有大出息。

笨,是一种厚道,你对别人厚道,别人才会对你厚道。

笨,是一种福气

话常说“傻人有傻福”,人笨一点,福气运气才会多一点。

曾国藩说:为人不益太精明。

生活中,他不喜欢和人计较,不喜欢抓着别人的过错不放。

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懂得宽容别人,放过别人,才是一个人的福气和福报。

对别人过于苛刻,会让别人望而生畏,慢慢失去了人心。

内心宽容,善于包容别人的过失。对方感受到你的善意,必定会以相同的善意回报你。

这样的人,必然是有福之人。

笨,是认清世界之后的智慧;稳,是洞察万物之后的笃定。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律,不投机取巧,不好高骛远,沉下身子,努力奋进,做个又稳又笨的人,才能终有所成。

 
《弟子规》中关于正确选择结婚对象的讲解 传统教育

《弟子规》中关于正确选择结婚对象的讲解

《中庸》里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夫妇关系影响很深远。因为夫妻是同室,同一个房间。夫妇假如和睦相处,自然而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父子关系会很亲,兄弟也会和睦。昨天我姐姐也到现场来听我...
蔡礼旭:放纵欲望败家 传统教育

蔡礼旭:放纵欲望败家

我们刚刚读到这一句: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有染上这些欲望,国家没有不亡的。我们再从治国拉回来齐家,一个家庭假如放纵了一个欲望,这个家也会败。从齐家...
王凤仪善人:认不是治好病 传统教育

王凤仪善人:认不是治好病

刘玉成是吉林省德惠县青山口人。少年善辩,得了瘫痪疾病,医治无效,常年卧床不起。 一九二一年秋天,王凤仪先生同张雅轩来到德惠县,创办女子义学。 经人介绍,刘玉成请王凤仪先生给他讲病。刚开始刘玉成说了一天...
秦东魁:如何培养好孩子? 传统教育

秦东魁:如何培养好孩子?

要想要一个非常端正的孩子,那夫妻两个人首先不要恶口,要行为端正。 一秦东魁 01 想要听话的孩子 先从管住自己的嘴开始 很多朋友,因为孩子不听话,痛苦的不得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要一个非常孝顺,又能为社会...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