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积德改命第一法

回头是岸
回头是岸
管理员
2782
文章
2
粉丝
孝敬父母评论1阅读模式

小时候在一个村子里生活过几年,现在回想起来,从村头数到村尾,就数不出几家真正有孝心的。村后有一位聋哑老人,没有妻儿,独自生活,但他却是差不多最有福气的。他的近亲只有个侄女,在城里工作,待他就象亲爹一样。曾经将他接到城里去,但他过不惯城里的生活。聋哑老人没办法与别人交流、电视都不会看,呆在城里象坐牢一样,所以说什么都要回村子里。侄女经常回来看他,每次回来,都要给村子里家家户户送点土特产。她是放心不下这个老伯父,托付村子里的乡亲们关照着点。对一个又老又残疾的伯父尚有此心,可以想见她对父母的孝心,以及平时的为人。

还有村东头一家,几个儿子没一个不敬父母的。儿子们几十岁的人了,做得不对,老爹照样骂人,没有一个敢顶嘴的。这实际上是这家儿子们懂道理,重孝道。现在他家几个儿子全部在城里,都是自己读书出去的。

相较之下,村子里很多人家,对待老弱无能的父母,象家奴一样喝斥的。还能做事的话,就让父母给自己带孩子,养鸡养猪。往往也就在这些事上,儿子媳妇们认为厚此薄彼等等,结下心结。到了老得做不了事了,相当多的一部分老人就得独自过日子,用三块土砖搭个灶,自己将就着弄点吃的。儿子们每家出一点米就算是了差事了。就这一两百斤米,还相互攀比着,拿以前的事计较。经常闹得兄弟反目、妯娌吵架的。去年回村子里,看到那些老得腰弯得象个虾米一样的老人,在又破又黑的老房子里独自生活,了却残生,我看着实在伤心。

整个村子,就前面说的这两户人家最兴旺,后代都洗了泥腿子上岸。《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诚哉斯言。怎么的心,就有怎么的命,错位也错不了多久。

我现在回头想想,我的亲戚的各个支系之中,那些孝敬老人、为人宽厚善良的人家,现在没有一个不是生活状况很好的。而那些为人刻薄、不孝父母的,家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严重问题,种种不如意。

有一次我与昆明的一位经销商谈起这事,他回头想一想他的亲戚们,还真是如此。他的亲戚中,凡以前为人有孝心、待人真心的,现在没有一家不兴旺的;凡不孝父母、待人刻薄的,家里要么子女不省心,要么家境不好。他给我一家家对照着讲过去,讲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一个挺唯物的人,他自己讲着讲着,也感慨这事真是有道理。

说起改命之法、积福之途,父母才是最肥沃的福田。家里父母还在世的,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衣食不缺、医药随时、尊重听话,让父母放心,为父母脸上争光,度父母出六道。父母过世了的,多诵点《地藏经》、多做点功德回向给父母,以超度父母。这些就是无与伦比的功德了。孝是一切善行之本,在家中不敬父母,一切福德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树木烂了根,或许暂时看起来还算繁茂,也必定经不起岁月风霜的。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观经四贴疏》中有一则故事讲:在饥荒中,世尊出去乞食,但空钵而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一天,一位比丘遇到世尊,问:“世尊,您乞到食物了吗?”世尊说:“没有。”比丘一听,感到十分伤心,他卖掉自己的三衣,...
不孝叔叔诬陷兄弟之后 孝敬父母

不孝叔叔诬陷兄弟之后

2002年农历七月,我刚生完孩子。母亲不放心我一个人带孩子(因为我是远嫁到重庆,在一个不通公路的小山村,赶集走路都要走半个小时),于是将我接到娘家来生活。 结果我回家没多久,爷爷就生了一场病,为了避免...
念亲恩——母亲吃的是苦,奉献的是爱 孝敬父母

念亲恩——母亲吃的是苦,奉献的是爱

上次说到母亲操持家,我就想到母亲的苦与母亲的累。 母亲怀我时,那一年自然灾害,家里没有吃的,真饿得快活不下去了。那年父亲是从外地一路乞讨着回家的,也正因父亲的乞讨,让我们家过了一个丰盛年,也让母亲在怀...
如何教育子女:立足本位,孝养父母 传统教育

如何教育子女:立足本位,孝养父母

前一篇讲的什么呀智慧正能量? 教的方法就是告诉大家保持正能量,能化一切阴暗,解一切灾祸,关键你要保持住啊,你别听我讲课好三个小时,下午又开始消极了。活着没意思呀,我这么倒霉呀,这就麻烦了。 我爸这不好...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