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蝇蚁索命​​、老鼠报恩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
  蝇蚁索命(出《观感录》)节选13
  明末,无锡余氏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持斋奉佛。但他平生最讨厌苍蝇蚂蚁,一见就杀。七十二岁时,病得很厉害,大喊有无数蚂蚁爬入口中,又喊有千万苍蝇都来索命。一会儿,他看见引魂童子来,就死了。
  从余氏平时喜欢杀蝇蚁以及临终恶报的现象来看,那么他一生所谓持斋奉佛,一定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否则的话,如来有无量威力,至心念佛一声犹能免除宿世重罪,哪有一生修持,反而不能免除现在之业啊!并且哪有真心奉佛,反而还要杀死蝇蚁啊!
  劝不要养猫
  人造恶业,就像繁殖葛藤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例如,以养猫来论,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所造恶业只不过是捕鼠杀生罢了。如果以明眼人来看,就能知道会滋生无量恶业啊!今试略说一二。因为老鼠本来无意害人,但我们忽起恶意要杀它,这就是“无缘杀”。我们自己无法杀它就利用猫来杀,这就是“教他杀”。看见捕鼠心里高兴,这就是“随喜杀”。看见捕鼠口里称赞,这就是“赞叹杀”。驱使猫到有老鼠的地方,这就是“方便杀”。想要猫天天捕鼠,这就是“誓愿杀”。本想养猫用它来吃尽自家老鼠,而猫正想吃尽自家老鼠,这就是“正杀”,也是“通心杀”。本想养猫用它吃尽自家老鼠,但猫反去吃邻家老鼠,这就是“盗杀”,也是“隔心杀”。养猫只是为了杀鼠,但又烹鱼给它吃,这就是“增益杀”。使亲邻仿效,后辈仿效,这就是“辗转无尽杀”。如此无量恶业,都从养猫那最初的一念引发开来,怎么能够不警戒呢!
  老鼠报恩(出《古史谈苑》)
  李昭暇参加会试,主考官看了他的文章,感觉不太好,就丢弃到一边,马上被一只大老鼠衔到枕边,丢了三次,老鼠也衔了三次。主考官很惊异就取录了他。发榜后问其原故,李回答说:“我家已三代不养猫了。”
  家中多养一物,就多造一种罪业。《菩萨戒经》说:“如果佛弟子长时养猫狸①猪狗,就犯轻垢罪②。”《优婆塞戒经》说:“养猫狸获罪,养猪羊等获罪,养蚕获罪。”经典记载很多,可惜世人无缘看见。爱惜物命的人,种花养鱼之类,都不可率性去做,因为会引来很多杀生的牵累。请仔细思考,不要认为是迂言。
  注:
  ①狸(lí离),即狸猫,又叫狸子,俗称野猫。象家猫,浅棕色,有褐斑。吃鸟和小兽,常盗食家禽。
  ②比重减轻一等,玷污净行之垢恶也。

 
放生的八大利益 戒杀放生

放生的八大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为善法 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福报浅薄、业障深重,比如身体多病、寿命短促、灾难很多,修持佛法有相当的困难,有没有一种方法摆脱这种困境?有!那就是放生。 在一切有为善法当中,功德...
星云大师:维护生命尊严,积极护生 戒杀放生

星云大师:维护生命尊严,积极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重视环保。 佛教对生命的尊重关怀,从一些偈语可以得到印证。诸如:“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
海涛法师:眼睛不好的人要多放生,多放螃蟹 戒杀放生

海涛法师:眼睛不好的人要多放生,多放螃蟹

问:我的眼睛时常朦胧,而且有黑点飘来飘去,看医生也看不好。请问师父,这是不是业障病?当然是业障!不然还有什么?所有得到的都跟业有关,业就是你的身、口、意过去所造作的。所以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好呢? 海涛法...
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戒杀放生

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到:他在未出家前是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隻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的海獭藏在草丛里。 傍晚时,猎人回到塬来的地方,却遍寻不着这只海...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