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

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块小小的农田来维持生计;虽然家境贫困,但是父慈子孝,日子过得心安理得。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父亲年纪愈来愈大,体力逐渐衰退。虽然他们的田地并不大,但只靠年轻人来拖犁耕田,仍然感到吃力。有一天,父亲取出多年来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一笔钱,要儿子到城里买一只牛回来。

年轻人走啊走,走到河边,觉得累了,就坐在石头上休息。远处传来几个小孩子嬉闹的声音,他感到好奇,寻声走去,看见几个小孩拿著竹子敲打石头,但是那些石头好像会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五只乌龟,一只比较大,四只比较小。小孩们将乌龟翻过来,像转陀螺般使乌龟团团转,还用竹子打它们,要逼它们将头伸出来。

年轻人觉得很不忍心,向这群小孩说:“你们为什么要玩弄乌龟呢?它们一样是生命,也会痛、也会怕啊!”这些孩子不高兴地说:“好不容易才抓到这只母龟和小龟,我们爱怎么捉弄就怎么捉弄,不关你的事!”

小孩们故意用更残忍的手段虐待那些乌龟,年轻人又说:“子女看到父母被人虐待,心中会很难过;父母看到子女受灾殃,也会很痛苦!你们还是放了母龟和小龟吧!”

这些孩子仍然无动于衷,而且用绳子将五只乌龟绑成一串,甩来甩去。年轻人问小孩要如何处置这些乌龟?他们说要卖给别人,年轻人问他们想卖多少钱?他们随口说出一个很大的数目,年轻人摸摸腰包里的钱──如果把钱给了小孩,就没办法买牛了。但是他看到乌龟被虐待,实在不忍心,于是毅然将所有钱都给了孩子们。

年轻人看到孩子们走远后,蹲下来小心翼翼地解开乌龟身上的绳子,将它们一只只捧到河边,它们抬头望著年轻人,眼神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样子。

年轻人说:“去吧!如果那群坏孩子再回来,你们又要遭殃了!赶快游走,让我放心吧!”乌龟们好像能听懂似地,游入河里,但是到了河中央仍再三回头。

年轻人回到家,向父亲说明经过,父亲听了欢喜地说:“你做得很好!用那些钱救了五条生命,比买一只牛更有价值!我们身体还很健康,努力工作就能赚回那些钱。”

那天半夜,父亲忽然听到“叩叩”的敲门声,他把门打开一看,竟然有一只牛站在门口!牛脖子上挂著一张纸条:“乌龟们在河边收集碎金,换得一只牛来回报恩人。”

这虽然只是一则传说,但鲜活地显现了两种看待生命的态度──一种是轻浮草率地对待其他生灵,无视于它们的恐惧与痛苦;另一种则是大爱普及众生,即使其形貌与自己有很大不同,仍然尊重、关怀其生存的权利。

慈悲护惜众生,是多么温柔的心境、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期盼大家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以宽广的爱营造一个祥和光明的世界。

(证严法师讲述)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为什么要放生? 戒杀放生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为什么要放生?

我们为什么要放生? 首先,放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积累福报,放生的主要目的是去救度生命,它是做善事里面最好的。因为谁都知道:这个世界最珍贵的就是生命,如果可以选择,现在死,还是一个小时后、一天后、一年后死...
如何看待放生就是放死 戒杀放生

如何看待放生就是放死

当前有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有必要认真对待。 我们先谈一下为什么要放生。 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寻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
从身边做起,放生护生 戒杀放生

从身边做起,放生护生

4、忏悔业障愿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初二句总标,十大愿王中,第四种忏悔业障愿,忏是忏悔,...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